往後一路向南的三天,天候很好,風景色彩都是本世紀以來最佳的表現。
遠離灣區的公路上,車流量甚大,偶遇交通節點或者事故現場,因此走走停停,車過聖荷西,加利福尼亞身為農業大縣的本質才逐漸嶄露,灣區以三藩市為中心,近幾年在矽谷科技業的帶動下,大量人口流入,每逢上下班時間,google map上的公路都是無止盡的紅線,google很忠實的替我們導航,卻也一直延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時不時還碎念著3英哩後的路況。
Valentine’s day 的後一天,雖然是周一,卻恰巧是個放假的周一,Alex的女兒Angelene說這是一個三天連假,二月十五號是president’s day,為了紀念美國第一任華盛頓,定在二月的第三個周一。這也難怪,往 Monterey Bay的車流未曾斷過,進 Monterey Aquarium 之前,還在海濱的小街路上塞了許久,幸好今天是海天一色,在海天一色的濱海公路上塞車,我可以接受。
Valentine’s day 的後一天,雖然是周一,卻恰巧是個放假的周一,Alex的女兒Angelene說這是一個三天連假,二月十五號是president’s day,為了紀念美國第一任華盛頓,定在二月的第三個周一。這也難怪,往 Monterey Bay的車流未曾斷過,進 Monterey Aquarium 之前,還在海濱的小街路上塞了許久,幸好今天是海天一色,在海天一色的濱海公路上塞車,我可以接受。
上個世紀初,蒙特雷半島人口剛開始聚集的時候,馬路不塞,但馬路一旁的太平洋是塞的,海裡高達數公尺的巨大海草熱帶雨林,穿梭其間的加州海洋生物,尤其海量的沙丁魚像極了州際公路上天荒地老的車陣。捕撈漁業的興起以及食品加工業的加成,使得蒙特雷的魚罐頭工廠紅極一時,而水族館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大規模的老屋欣力,而且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展館入口還保留了一角當時生產魚罐頭的設備,嵌在牆上的螢幕播放著黑白的影片,三條魚裝成一罐我記得。
而今的Monterey Bay Aquarium,為北美前三大的水族館,在全球也穩居前十的規模,可以說是加州海岸線上必遊的景點之一。
除了星羅棋布一詞,我想不到更適合的形容詞來描述Best Western誇張的數量,從名勝到田野、從冷山到熱海。離開蒙特雷的一早,依舊是個海天一色的日子。
小國林立---Hearst Castle & Solvang
12月份的時候還以為有機會到南方的德州闖闖,租個車從奧斯汀開到達拉斯之類的,那時心裡對於租車來開這件事抱得是奢望,沒想到後來定案的純美東大眾運輸工具之旅,在這個台灣一百年來最冷的冬天起了變化,蜻蜓點水式的波士頓反倒像是點綴生活的家庭出遊。來到全美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大眾運輸在這裡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沒有車就像沒有腳,連續開了幾天之後,不僅在美的行車里程超越在台灣的總和,心理對於租車來開這件事,有時只剩下雙黃線彼此想交會的絕望,尤其是只有一人持有駕照的狀況。
1300哩路,幾乎應付了絕大多數種類的路況。有一些經典的路段、一些難開到很經典的路段應該在駕駛人成功克服以後頒發一張證書的。
比如三藩鬧區棋盤式的單向道,單向道之惡在於賦予道路絕對而抽象的高程,此時車流如水流,像是抵抗不了重力的吸引一樣,被約束了行進的方向,找停車位的難度不下於在急流裡扎根的草籽。蒙特雷以南的加州一號公路,駕駛都是搏命演出,雙向單線的車道,游刃在岩壁懸崖之間,偶爾會駛過老老的樸實拱橋,地貌嬗變、海山輪替,車行間沒有能夠發呆看雲的一刻,說穿了就是我未能欣賞車窗外放映的美景。
峰迴路轉之餘,沒有暈車,跨過了海獅國的國界之後,我給了自己一個休息的機會。
雖然這路段大多是以70英里以上的時速行進,不過海豹們一直在沙灘上懶洋洋的宣示主權,駕駛著飛車的我不得不下車向牠們好好致敬。母海豹通常在12月中旬受孕,在1月上旬,海獅們會開始尋找一個適合繁殖的海灘,適合的棲地範圍從三籓一直都蒙特雷灣以南,這條長達數百公里的海岸線都有牠們的蹤跡,所以三藩39號碼頭賞海獅也是觀光行程之一。在母海獅上岸之前,體重達兩噸的公海獅早已在岸上等待,因此,2月中旬的海灘是很熱鬧的,公的幹架母的繁衍哺育,持續到三月初,這場新生世代的交替才結束。
接洽海獅不是這天最主要的任務,今天是來Hearst的莊園帝國建立邦交的。頂著外國比較圓的太陽,在正午時分向海獅告辭,車行數哩,拐彎進入Hearst
Castle的旅客中心。
很遺憾我的英文能力跟母語使用者相去甚遠,因此對於Hearst家族的了解大概打了87折,如果要完全攻克這座城池,一共要買四張票,每張票要價25美,我們聽取了旅客中心工作人員的建議,第一次參觀的人從casagrande看起,如果有機會再度造訪,再去參觀主人的酒窖或廚房。旅客中心其實距離城堡主體還有15分鐘的車程,一共有兩個接駁車月台,分別載送著目的地不同的觀光團,每日按表操課。
這一個「希望旅客有朝一日能舊地重遊」的理念,在
Charles M Schulz的博物館也能感受到,記得當時在參觀一樓的展覽時,導覽員告訴我一樓的展覽空間不算是常設展,大約兩年會更換一次,我劈頭就問他為什麼不一次建造足夠的空間,讓所有的物品一次參展,我得到的回答跟這裡一樣,以他們的角度而言,旅客的重返是非常重要的。當我貫徹這個理念的時候,不禁想起台灣島從北到南充斥著無數的日拋式景點,各種倉促搭建的吊橋、各種文化空洞的教堂,在短時間內引起一陣旋風後,瞬間人老珠黃。
在搭車上山的這段路上,一線道的園內自闢道路相當優雅,設計得當的曲率,以致於過彎的時候還能捕捉沿途的風景,車上有預錄好的簡介語音,旁白由一名嗓音渾厚的中年男子擔綱,司機大概是聽過上萬遍了,車抵城門時語音恰巧結束,沿途介紹的山羊群、草原、山丘,也正好都是眼前所見的景色,無間的搭配十分精準,相當有誠意。
就曾經至歐洲遊覽的人們來說,這座城堡的藝術水平以及歷史意義可能不及歐陸數百年的文化積累,但是看完這座城,感覺就和Hearst家族深交了,拍攝城中一草一木,彷彿都能看見年少的Heasrt在莊園裡露營野餐的足跡,然後蓬勃的發展出版業,豪邁的買下整座山頭,買下「一望地」。
離開赫斯特的領地之前,利用小姐們買紀念的空檔,我進了旅客中心的電影播放室,看了半部介紹Hearst從年幼、發跡到著手建造城堡的電影,電影的開頭實在令人難忘,從第三人稱的觀點,坐在飛機上的乘客從莊園上空飛過,就像Hearst一百年前一樣,影片正精彩時,作為司機的我就接到電話了,雖然是被迫中途離開,卻也替再訪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
註:一望地,乃是高中物理老師林許騰岳發明的特有講法,望,在這裡做為量詞,表示一眼望去也看不完的地。
不須歸的國度---Solvang
這一天規劃了200英里左右的移動,在開不快的公路上,從日初開到日末,摸黑吃了一絕的義大利菜,摸黑闖進旅館,摸黑入眠。
Atterdag Inn 的床,是誤闖黑洞的蒼蠅,一覺醒來,踏出房門,才驚覺我們一行人似乎是被遣送到了另一個國度,有一種置身北極圈的錯覺。街道上丹麥國旗飄揚,街道上的尖頂形式的屋舍、早起而勤奮的北歐式麵包坊,還有那不再海天一色的藍,多了一些象徵性的烏雲,整體的景色搭配就是如假包換的丹麥小鎮啊!事後被兩位小姐選為加州最優的景點之一,不是偶然。
小鎮上有一條主要的商店街,商店街上有很多禮物店,是讓遊客想整間帶走的那種禮物店,販售做工精細的飾品、具紀念性的玩偶、逼真的模型、富童趣的玩具,沒想到紀念品店的水準如此之高。在台灣,紀念品店一向不是景點的主軸之一,但是到了日本,各大景點的紀念品店往往都能讓人滿載而歸,然而,Solvang的紀念品店有過之而無不及,進店有進博物館的感覺。
持著旅館附贈的早餐券進烘焙坊,享受這個突如其來的景點。這個城鎮的規模,很適合騎腳踏車遊覽,面積約6平方公里的小鎮,居住著將近6000人口,自1911年,丹麥人在加利福尼亞開拓以來,他們在祖先買來的土地上留著北海的血液,精緻而愜意地,與另一個半球的家鄉分頭綻放。
此去天使之城兩百里,午後的Solvang飄起雨,提著兩桶丹麥餅乾,和一堆紀念品,窩在車裡吃著再平常不過的沙拉、薯條,沿101號公路,雨下南下。